工艺技术的进步,带来产品的升级换代。1979年,国内代SD9-9型橡胶锭带试产成功,使橡胶锭带产品结束依赖进口的历史。1980年,又研制出SD-81A、B型橡胶锭带,具有软、轻、薄、牢、伸长小、冲击力小,接头短而平整的特点。1990年初,为桑塔纳轿车配套用的汽车安全带试制成功。又经两年多时间开展调研、组织试制,产品质量达到QC49-92和TL-VW470标准。
给大家概括染色车间基本的工艺及流程:涤纶纤维入带--前水洗--前烘干--上色槽--预烘(红外线)--高温焙烘--后水洗(还原清洗)--后烘干--落带。红外线预烘的作用:染料分子初步附着在纤维上,预防色花等问题的出现。高温焙烘的作用: 使染料分子充分进入纤维内部,完成染料上染纤维的过程。
小绳子批发长时间的接触绦纶织带,时间长了,经验多了,靠感觉就可以感受到绦纶织带的优劣程度,这种看绦纶织带的方法是不对的,如何辨别优质的绦纶织带才是正确的呢?首先,看绦纶织带的的纹路是否有错,优质小绳子图案文字尺寸大小是否正确。每个图文出来的效果和原版或者原图是否一样的,那说明这个绦纶织带织得不错,因为它能从图文上面已达到客户需求。
1967年,行业以工人为主体的无梭织带研究小组,成功地自行设计、自行制造出高速单条无梭织带机,实现织带不用梭,且工序缩短,占地面积小,劳动生产率提高,是中国织带工艺史上的创举。 70年代,由于带子连续染色整烫机的推广,有色带子的加工,由先染后织的传统工艺,发展到先织后染,先织后漂,整烫后处理连续化,织带技术进入机械化大生产的行列。80年代初,行业引进瑞士、意大利、联邦德国高速无梭织带机,整烫联合机,包缠线机,整经机等,织带技术迈入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