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手腕绳行业以工人为主体的无梭织带研究小组,成功地自行设计、自行制造出高速单条无梭织带机,实现织带不用梭,且工序缩短,占地面积小,劳动生产率提高,是中国织带工艺史上的创举。 70年代,由于带子连续染色整烫机的推广,有色带子的加工,由先染后织的传统工艺,手腕绳厂家发展到先织后染,先织后漂,整烫后处理连续化,织带技术进入机械化大生产的行列。80年代初,行业引进瑞士、意大利、联邦德国高速无梭织带机,整烫联合机,包缠线机,整经机等,织带技术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在锭织工艺旧中国就开始应用,锭数因设备不同,一般为9~100锭不等,编织的基本工艺流程为:漂染—卷纬—织造—落机开剪—包装。1960年开始,对编织机进行多次技术革新,主要有桃板直径放大,安装断橡筋自动停车装置,铁锭改为尼龙锭子。这些设备上的改进,使车速提高到160~190转/分,看台率增加一倍,产品质量大为提高。
的绳带按形状可分为:圆绳带,实芯绳带,空芯绳带,扁绳带。打头的绳带可分为:打塑料咀绳带,打金属咀绳带,打子弹头绳带。绳带由机编可分为:8锭机绳带,16锭机绳带,25锭机绳带,32锭机绳带,48锭机绳带。绳带从颜色可分为:胚色绳带,黑色绳带,白色绳带,杂色绳带,间点绳带,间色绳带,跳点绳带。绳带织法可分为:先染纱后织的绳带,先织绳带后染色,手工绳带:绳带尾部加吊絮,绳带尾部加塑料扣等。
根据丝带印花、印花价格的织带承印物的种类选用丝网。选用时分别按纤维织物、纸制品、玻璃、陶瓷器、金属、塑料、木制品、电子产品等几类进行选择使用。 根据印刷的油墨浆料性质选用丝网不同油墨有不同的适应特性。所以在选用丝网时要考虑油墨的干燥时间及色彩鲜明度,承印物的吸墨能力等因素。 根据印刷的丝网材质和性能选用丝网选用时要考虑丝网本身的材质和物理性能,根据不同的适性选择相应的丝网来作为印刷所用的材质。